儿童节的起源
“儿童节”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在1925年。那年,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会议上,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当时号召各国设立自己的儿童纪念日,并许多国家的赞同。
小朋友们的微笑不过,真正提出将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却是在24年后。
1949年,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。意大利妇女联盟执委会委员海伦-加波罗佐作了关于举办国际儿童节的报告。
加波罗佐在报告中提出,为纪念1942年6月10日被纳粹德国屠杀的捷克利迪策村的88名儿童,她代表国际民主妇联书记处建议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。
当年的11月22日,会议通过决议,决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。
目前,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部分国家将6月1日定为儿童节。而在其他一些国家,儿童节的日期依据各自文化订定于不同的日期。
例如,韩国的儿童节是在每年的5月5日。这天也是公众假日,家长们通常会在这一天带孩子去公园、动物园或者其他游乐设施痛快地玩一玩。
鲤鱼旗在日本,5月5日这一天虽说也是儿童节,但只是男孩的节日,不包括女孩。节日当天,日本的家庭都会在屋顶上悬挂鱼状的标志,用来象征儿童消除厄运,健康成长。
雏人形3月3日为日本的女儿节,也称“人偶节”和“桃花节”。节日期间,父母会为女儿设置阶梯状的陈列台,由上至下,摆放穿着日式和服的娃娃,这种娃娃在日本称为雏人形。
小布什“吓哭”小朋友在印度,儿童节的日子被定在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-尼赫鲁的生日,也就是每年的11月14日。而美国直到2001年,时任总统的小布什才将6月3日定为“全国儿童节”,并宣布此后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日都是“全国儿童节”。


